110话:紫微羊刀-《妖兽禁域》


    第(3/3)页

    在平安时代,恒武天皇想要在北本州岛岛巩固和扩张自己的统治范围。于是恒武天皇开始向地方豪族求助,提出授予征夷大将军给替代自己讨伐北本州岛的地方势力,这些弓马娴熟的地方豪族很快的成为了天皇用来剿灭反抗力量的工具。

    一直到了明治维新之前,武士都是统治日本社会的支配力量,从体制更类似西方的封建领主和骑士一样。明治维新之后改变了,武士被废刀了,明治政府采取了渐进的手段,以发行债券逐渐取消了俸禄,消灭了武士阶级。一部分高级武士获得爵位,成为仅次于皇族的华族。

    武士制度的完备是德川幕府,整个日本社会的统治阶级由将军为代表的高级武士到最低级的足轻低级武士所组成,从丰臣秀吉的时代起,就实行了兵农分离制度。

    武士如果不能依靠一位有钱有势的主公,生活往往是在穷困中勉强维持。在江户时代的一个笑话说道:“小武士的家里除了被子和锅,还有一块大石头,因为当他感到冷的时候,可以举石头取暖。”

    下级武士清兵卫在吃饭时还要用饭团把汤碗擦一遍,显示出了武士的生活贫困。西乡隆盛出身是倒数第二级的下层武士,年轻时为了贴补家用就要去做抄写的零工。他的故乡萨摩是日本著名强藩,七十万人的口中武士家族占了二十多万,财政一直吃紧。

    这些底层武士的生活在日本国门被打开之后,穷困潦倒的情况加剧,终于成为日本维新的主力军。下级武士有很多人没钱讨老婆,武士和艺妓的鬼混也受到了默认,甚至是妻子的容忍。

    日本武士的思想核心自然就是武士道,自镰仓幕府开始,武士必须遵守忠诚、廉耻、信义、俭朴等美德,到了德川幕府,将武士道理论成为了武士的社会操守。是武士全忠死节的道德理想,日本强调的核心是忠,而中国则为仁。日本武士为了忠,可以做出违反人道的举动。

    江户时代,为了大义而淡看生死的精神受到武士的狂热推崇,在冲绳以及太平洋战场的诸多岛屿争夺战中,日军在饥渴不堪的情况下,仍发起一次次的冲锋,战败之后则是切腹跳崖跳海。


    第(3/3)页